TTTIFA: Artists Residency Program
TTTIFA 駐埕藝術家計畫Project content:
大稻埕透過「國際」藝術家與「在地」產生連結與對話,完整體現「越在地越國際」的策展理念。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今年除了持續與國內外各領域藝術家和創作者合作,更展開「大稻埕駐埕藝術家計劃」,將創作者與大稻埕緊密的串連與結合,在為期至少兩週的時間裡,由藝術節尋求住宿、創作空間資源給國際駐埕藝術家,以各種形式使藝術家認識在地空間、藝術家、居民、資源等,並運用當地素材進行創作並記錄其創作過程,作品將於10月份公佈。
策展人 Curator / 鄧富權(Fu-Kuen Tang)
獨立劇場構作、策展人和製作人,活躍於歐亞當代表演與視覺藝術領域。他於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新加坡館策畫黃漢明個展,獲該年Special Jury Mention獎,並以多元的角色,參與策畫不同規模與屬性的展演活動,包含新加坡藝術節、印尼舞蹈節、柏林迴境藝術節、盧比安納出走藝術節、斯可蘭卡可倫坡舞蹈藝術節,以及曼谷藝穗節等。他曾於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曼谷SEAMEO-SPAFA組織工作,現為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
藝術家 Artist / Leeroy New
菲律賓藝術家及設計師,作品跨及電影、劇場、產品設計、行為藝術與時裝。最初接受雕塑訓練的他,嘗試從電影製作設計到與時裝設計師合作為商業目的創建3D模型,他傾向從創意生產的一種模式轉變為另一模式,就像他的創作實踐一樣。他最近的作品之一是與城市設計師Julia Nebrija合作的一個浮動表演空間/花園,放置在馬尼拉的中央和污染最嚴重的水道-帕西格(Pasig)河。試圖探索生態遺產,挑戰當地的城市空間觀,並通過創造性的干預,將帕西格河恢復為公共空間,運輸走廊和可持續發展的環境。
藝術家 Artist / Daniel Kok
新加坡繩索藝術表演者,擅長繩索師與被綁者的情感交流與肢體互動關係,營造了既怪趣又壓抑的詭異群舞。Daniel表示不想刻意被標籤為同志藝術家吸引觀眾目光,他認為同志在新加坡是無形無相、被歧視、被透明,所以他將同性愛的情感壓抑和惆悵反映在舞台。透過「繩索綑綁」這種糅合粗野與溫柔的藝術,以展現恐懼、煩躁、慾望、批判、掙扎等不同情緒,透過舞蹈來處理身體、藝術、同志和性慾議題。綑綁在此即興舞並沒有予人性虐或猥褻之感,相反的,它的侷限性刺激了舞者的創造力和肢體觸感,用以接收對方發放的訊息進行溝通或協調。